返回

三国之指点江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中原大地,兵戈四起,战火连绵,战乱所经之处,残墙断壁,一片狼籍。战区的黎民百姓纷纷逃离自己的家园,希望可以躲避战争的侵袭。残酷的战争使多少人失去了生命,使多少孩子成为孤儿,……然而乱世出枭雄,英雄生于乱世,在这场与黄巾军生死向搏的战争之中,理所应当地涌现出很多有前途的未来之星,以沛国谯郡人曹操(孟德)等为首的一批年轻将领在抗击黄巾军的战役中勇猛异常,逐渐在大汉官兵军中崭露头角。

    由于曹操是大汉中常侍曹腾之养子又得朝廷太尉桥玄赏识。二十岁时已经官拜洛阳北部尉,因为少年得志正值年少气盛,血气方刚,很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气魄,他赴任后便奉行的是“治乱世,用重典”的史训道理。所以得罪朝廷宦官,被贬回家。由于战乱火起,朝廷组建了一支新军,号称“西园八校尉”,新军统帅便是大贵族外戚袁绍,曹操也被朝廷任命为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到此时,曹操正式加人军旅征战生涯。并在对抗黄巾军中屡立战功,功勋卓著。

    夏季的清晨是一天最清爽的时候。

    公孙易秋望着窗外那晴空万里的天空,一阵孤独寂寞的心情油然而生,心目中浮现出无数的人影在自己的眼前晃动,有气势豪迈爷爷,英俊伟岸父亲美丽贤惠的母亲,还有因为爹爹的去世而显的憔悴的娘亲们,有慈祥的恩师,也有自己在流民大营中认识的人们,还有和自己朝夕相处,特别爱护自己,对自己忠心耿耿但却又保持一定距离,以太史慈为首的一干侍卫们,最后的思绪落在的在进关以前认识的朋友赵云的身上,想起分手时候的一幕一幕。虽然只有十多天的相处,但赵云给公孙易秋留下的感觉确是那样的刚毅不屈,为了要给父母报仇日夜苦练武功的决心与毅力在公孙易秋心目铭刻下了很深的烙印。为了早日完成赵云的这个心愿,公孙易秋把自己师傅左慈曾经传授于自己的《裂天枪诀》转传给赵云,其实这样做也算完成了师傅交代的任务之一为《裂天枪诀》寻找到一位真正可以将它发扬光大的主人,师傅的话语时常在自己耳边缠绕令自己惭愧不已:秋儿,这本是为师专门为你结合上古枪诀糅合道家无为真诀所作,此枪法练成以后虽不敢说天下无敌,但也应该是难逢敌手的不世枪法了!只可惜秋儿你天生不愿习武,只练成《无为诀》至于枪法只可以谈上熟练而已根本没有达到练成的,为师也不愿逼迫于你。这个也许就是缘分吧,既然你与此枪法无缘,那么你也代为师在寻找一位传人吧,也可以继承着《裂天枪诀》不要让它失传了。”自己也是非常的幸运,刚刚离开师门就碰到了可以传承枪诀的赵云。呵呵!想到这里公孙易秋那稚嫩的小脸上透露出开心的笑容。令一旁陪侍左右的护卫莫名不已,不知道这位年少的城主为什么会这样的高兴。

    “也不知道云哥哥现在在乐浪生活的怎么样,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真的很怀念云哥哥和夏侯兰哥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相见呢?”公孙易秋正低着头念念自语之时。

    “主公,郡守大人来信了,请大人过目。”一声洪亮而圆润的声音打断了公孙易秋的遐思。公孙易秋急忙低下头收回望向窗外的眼神回头看到原来是太史慈站在自己的面前手持书信说道。

    “原来是太史大哥,好想你啊·今天早晨你跑那里去了,我都没有找到你,哦!爷爷有书信来么?你帮我念念吧。”公孙易秋从绒墩之上蹦了起来,抓住太史慈的胳膊高兴的喊

    “是,主公,卑职清晨去校场去训练士兵去了。回来是正好碰到书记官说郡主大人来信了。”太史慈依然不卑不亢的回答。

    “太史大哥,你快念念我爷爷的信中说什么呢?”公孙易秋看到太史慈认真的样子后感到很是失望但依然追问道。

    太史慈连忙打开书信念道,书信的大意是:“首先祝贺公孙易秋征集兵将的顺利成功,另外强调关于流民的安置管理一定要妥善,要加强对流民的管制,在辽东其他地方已经出现流民骚乱的事情发生,让公孙易秋多加注意。再而由于黄巾军的军队已经攻打到幽州的边陲,正拟向幽州郡发起进攻。所以幽州太守刘焉要求州内各郡调派人手赶赴涿郡共破黄巾军,因此希望公孙易秋能选派人手配合自己所派遣的部队一同前去增援。信后反复强调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切记。落款是公孙鸿德”念完之后将手中的信笺递到公孙易秋的手中请他观看。

    公孙易秋接过信笺仔细地又看了一遍后,一声欢呼雀跃而起,抱住太史慈的脖子口中欢呼叫嚷道:“太史大哥,这个消息太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出去玩了,可以去观看他们是怎么打仗了,这次我可一定要去,你看我们要带多少人前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