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宝葫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六章 盛宴(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来下酒,与我贤弟消这怨气。’

    李逵拿起尖刀,看着黄文炳笑道:‘你这厮在蔡九知府后堂,且会说黄道黑拨置害人,无中生有挖掇他。今要快死,老爷却要你慢死’便把尖刀先从腿上割起,捡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割一块,炙一块。无怎时,割了黄文炳。李逵方才把刀割开胸膛,取出心肝,把来与众头领做醒酒汤。”以人Rou做bbq,颇见李逵的创意。

    在中国古代,Rou也不是绿林好汉们的初创和专利。像春秋时候的名厨易牙,就曾经为了讨好齐桓公,将自己的亲身儿子,烹煮成一道鲜美无比的Rou羹,献与齐桓公吃。而介子推为了不致让流亡中的公子重耳挨饿,也忍痛割下了自己的腿Rou,熬成Rou汤,献与重耳。据说人Rou还可以入药云云,则使割Rou治病又多了一点道德的含量。

    《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吕布所败,形容狼狈。一日晚了,到一家投宿,其家一少年出拜,问其姓名,乃猎户刘安也。

    “当下刘安闻豫州牧至,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玄德曰:‘此何Rou也?’安曰:‘乃狼Rou也。’”其实,刘安给刘备吃的,乃是他的年轻的妻子的人Rou。刘备应该算是前面说的不知情而吃了人Rou的人。但是,这刘安却居然说他妻子的Rou是狼Rou,这就不免让人有点毛骨悚然了

    刘安之所以能够残忍地杀妻待客,无非是心中有一种道义的情结而已。这种道义感,是胜过至亲的人情的。在这种道义的感召下,匪夷所思的行为,似乎也得到了价值的实现。因此,的顾客和宰人的厨师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些隐藏在烹饪精美的人Rou背后的、道貌岸然的种种道义结构。它们才是真正的主宰力量,是屠夫和操刀手。

    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有着悠久的食人史。只要把中国的史书仔细看上半夜,就能在字缝里看出来,满本写着都是两个字:“”那么,不妨让我们倒转史书,透过历史的缝隙,去看看暗夜中常常发生,既古久而又陌生的事件。显然,他们所说的“人Rou”,不是指的引伸义,而仅指其原意。

    历载著名的食人事件,可能要从《管子小称》开始了。易牙蒸了自己的小儿子,献给齐桓公尝鲜。《晋书》写道,两晋十六国乱世中,有割据的诸侯名叫石虎,后宫里收着强抢来的十万民女。后来打了败仗,都城被围困,粮食吃完数万宫人都被当粮食吃掉了。此后的唐代,白居易在《秦中吟》之七《轻肥》中,就有了“是岁江南旱,衡州人食人”,这题材已经入诗了。《新五代史苌从简杂传》(卷47)里,从简喜欢Rou,常偷偷逮来民间的小孩吃。

    隋唐缔造了中华最辉煌的文明,可同一时代,的恶行竟也盛极一时。《唐人说荟》里,隋末两富商诸葛昂、高瓒大摆人Rou宴斗排场的记触目惊心。《新唐书》卷192写安史之乱时,睢阳被围,守将张巡亲手杀了他的小妾给手下充饥,以激励士气。而在农民暴动中被充做军粮的人更是无可计数。《朝野佥载》及《后唐书》都用血腥的文字记载了黄巢等人用二百石铜钟煮人Rou,用盐腌人尸作随军干粮,编者还首创了一个成语叫“敲骨吸髓”,来形容这种极度饥饿下的极度残忍。

    到了宋朝,史书中的记载越加细密。庄绰的《鸡肋编》(卷中),北宋末年的人们把人Rou按品质分了三等。老而瘦的男子叫做“饶把火”(意思是说这种人的Rou老,需要多加把火),年轻的妇女叫“不羡羊”(意思是说这种人的味道佳美,超过羊Rou),小孩叫做“和骨烂”孩子Rou嫩,煮的时候连Rou带骨一起烂熟)。

    元末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卷九则绘声绘色地记载了怎样把人捆了,先用开水烫过,再用竹扫帚刮去苦皮,怎样扔到大锅里活煮,怎样盐腌了挂起来风干制腊。这Rou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想Rou”,就是吃了还想吃的意思。

    又到了一个大朝代的末尾。明朝末年,伴随着大旱,蝗灾、瘟疫、兵灾的蔓延,的现象一点也不比前朝少。但是官修的《明史》大多只有“民大饥”,“人相食”这寥寥数语。只有《明史五行志三》(卷35)在描述崇祯十三年时的饥荒情况时,骇人之状,可见一斑:从淮河以北到京畿以南,树皮草根都已吃完,饥民们怎么办呢?把埋葬到地下的腐尸都挖出来吃掉。这地狱中的场景,就算是现在的惊悚小说家都想象不出的。

    在简史里,或是为了猎奇,或是真的觉得味道好,或是充做军粮,或只是单纯地为饥饿所驱。人Rou来源方面,要么是献出自己的妻儿,要么是猎捕而来,再就是从坟里头挖出来。而有一种情形比较特别,就是从市场上买回来吃。

    央视电视剧《水浒转》中有一个尺度非常开放的镜头,开黑店的孙二娘为做人Rou包子,把一个姑娘迷倒了,裸着背挂在厨房的墙上,准备下刀做Rou馅。看来中国饭馆里提供人Rou食品,至少从北宋末年就开始了。

    但这还仅限于节省成本目的的偷偷地搞,类似现在的黑心食品。但是到了明朝末年,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