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冶金设备,大多都是一个锅炉,加一个碳炉。
高级一点的,就是在真空容器内,用电弧放电去融化按比例码放的矿物,获得初始合金金属。
胡阐说的这台冶金设备合成设备,有半个集装箱大小,通体白银色,分熔炼与合成两大系统。
熔炼系统的工作原理很牛B!
它叫磁场对冲熔炼,可以在五秒之内,把一辆汽车融化成铁水。
我们知道电流在遭遇短路也就是负载时,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互相连接,形成成闭合回路,会爆发出极大的电磁场和热量,这个热量可以瞬间将铜制或铝制线路融化。
如果把这个理念升级,用两台电磁发生器,经过瞬间升压,产生电磁风暴,进而相互碰撞制造出交变磁场。那么磁场内部的温度,就可以在五秒之内——将汽车融化。
熔化后的各种不同铁水,注入可以任意调整几何形状的模具中,迅速冷却。再在机械锻压的作用下,消除坯料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
一次成型,无需任何打磨加工。
狄小虎询问了下目前可以成哪几种金属?
“船长,目前只有一种合金可以制作。叫铁钛合金,需要百分之五十铁、百分之三十钛、和百分之二十的锌。”哲别耸了耸肩膀,“这种合金比钢材轻百分之三十、但强度却是钢材两倍、韧性是钢材三倍,具有防锈防海水腐蚀功能。”
“那还等什么,赶紧去采集矿石过来制作铁钛合金。”狄小虎兴致冲冲,暂时一种也就够了,贪多嚼不烂,一种合金搞好了照样可以在市场中大放光彩。毕竟这是用一千年后科技生产出来的合金金属,没道理不热卖。
矿石地点不用找,钛金属的储存分布也十分广泛,几乎遍地都是,尤其是海洋中。
或许内陆地区的人不大了解,但常在海边作业的人留心就会发现,在海边偶尔会发现沙石中,夹杂着一层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厚的黑色沙子。这里面大部分便是钛,比重比沙石大的钛和其它金属,经过海水千百万年昼夜不停地淘洗,会集中在一起形成钛矿层。
至于锌,作为仅次于铁铝及铜的第四大常见金属,和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其分布也相当广泛。
原来采集铁矿的地点,并没有钛金属和锌金属。狄小虎打算把“风暴号”开到淮河入海口附近,因为在两江市长达99.6公里的海岸线中,有37公里沿海优质沙滩岸线,就是围绕在入海口两边的。常年被河水冲刷出来的露天沙矿,吸引可不知多少采砂船在那里作业。
那里不仅拥有大量的海沙,在海沙的中间,还有石英、钛、锆、锌、等等许多其它金属元素。
五十米长的“风暴号”,搁在陆地,任谁看了都会夸上句“庞然大物”。可惜它在大海,从远处经过的几艘千吨级远洋渔轮,彻底把它鄙视。人家船上的两根绞网紊柱都比“风暴号”来的高。
好在“风暴号”速度快上许多,迅速的超越这几艘远洋渔轮,狄小虎在十点半钟,杀到入海口附近。
狄小虎起身透过舷窗观察附近海域,只见浑浊的海水里漂浮着不下十艘大型采砂船,噪声震天。
这里正是因为混杂的各种原矿太多、太细,筛选难度太大,所以清一色都是采砂船,别的采矿船没有。
狄小虎笑了,有好几艘采砂船都是狄镇的老熟人么,按辈分算有几个二十七八岁接手家里行当的船老板,还得喊他一声叔。
熟人归熟人,现在可不是什么打招呼的好时刻。
狄小虎转头道:“往左行驶七海里,这里噪声太大,咱们换个地方。”
记忆中那里好像有个装煤码头,从1970年到2003年,都是两江火力发电站的运煤码头。后来火力发电站搬迁,那个码头也因为环境太偏僻而荒废掉了。
“废弃码头啊!”狄小虎脊背不禁有些发凉,太让人容易往那些鬼怪灵异方面联想了。
结果等他到达码头附近时,才发现情况截然不同。
码头旁不仅停泊了许多木制渔船,视线远处,还有渔民搭建的简易木棚,从里面露出斑斓摇曳的灯光。
这压根就是个小渔村,古拙风格中,透着无穷野趣。
有人就有人,这并不妨碍狄小虎收集金属矿。又特意把“风暴号”往后退了几千米,狄小虎果断选择下潜功能。
“关闭所有舱门、打开储水舱通道、目标深度二十米、下潜开始。”龙一面无表情的执行下潜步骤,就听哐哐几声,“风暴号”舱门和所有舷窗全部锁死。接着开始疯狂吸水,让“风暴号”迅速下沉,直到被湛蓝的海水吞没。
“下潜完成,压力为2,船体最大承受压力为13.5,潜望系统开启。”
狄小虎望着舷窗外黑漆漆的海水,和潜望镜传来的海平面影像,愣住了,也说不上非常震惊,就觉得挺稀奇的——毕竟坐潜艇这种经历,十万人中,也不定能找出几个。
坐在驾驶舱角落边纯白色沙发上,狄小虎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