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昏话呢今天可是陛下登基的大日子,不许说不吉利的话”皇太后听到李修远调侃余月滢的话,忍不住出声训斥道
“知道了,母后,只是随便开个玩笑而已别在意”李修远连忙脸色一紧,不敢再开玩笑他知道在古人的心里,一些规矩是绝对不能破的,尤其是如今这个全国最重要的新皇帝登极仪,更不能胡来
“恩明白就好”太后哪舍得真去训斥自己的儿子,微微点了点头,便站在一旁不再说话虽说皇帝是自己的孩子,但如今乃是大明王朝的九五之尊,她自是不能在下人面前驳了皇帝的面子
“启禀陛下,礼部尚书陈迪求见”一个太监向皇帝禀报道
“宣他进宫吧”李修远回答道
“微臣礼部尚书陈迪,参见陛下,五黄万岁万岁万万岁!”陈迪一到了西暖阁的房门,纳头便拜,郑重其事的磕了五个响头,口呼三声万岁
“礼部的事情都已经准备好了吗?”李修远随口问道
“是的,陛下时辰已至,您该移驾奉天门了”陈迪神情肃穆的说道
“恩”李修远点点头,朝太后、皇后、太皇太妃及余月滢三人微微颔首,当先跨出西暖阁,率身向停在乾清宫门外的龙撵走去至于太后三人,根据朱元璋266334148653留下的祖训,后宫不得干政,所以太后和皇后及太皇太妃张美人三人都只能留在宫里头好生等候,连去瞧一眼登极仪式的资格都没有
唯有余月滢例外,虽说她明天也将成为皇帝的后宫之一,但她现在首先是锦衣卫指挥使,兼职皇帝的贴身保镖,为了皇帝的人身安全,她自是需要随时随地都贴身跟随在皇帝身边
浩浩荡荡的壮观队伍还未到达奉天门,便听到城楼上的钟鼓适时响起,时间正好不差一分一秒
奉天门只是皇帝祷告的地方,而并非是登基大典的举行地点,因此满朝文武大臣们此时都身着朝服,在「洪胪寺」官员的引导下,经过金水桥进入「紫禁城」但这时他们还不能进入「奉天殿」,因为皇帝还在奉天门上做祷告;所以,大臣们只能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他们以【文东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的两侧,等皇帝从「奉天门」下来
祷告的翰林院学士编写的稿子,内容可谓繁琐至极,包括替大明所有臣民向天祈福,祈祷天下风调雨顺等等一大堆的内容
如同机器人般念完了冗长的祷告,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随着司礼太监吴亮宣布皇帝进殿后,李修远才迈着龙行虎步,在朝廷文武百官的恭迎中,踏进了奉天殿待他就座后大臣们开始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
“臣等恭祝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官员们拍好顺序,齐刷刷跪地伏拜,口中异口同声地高声赞道整整数百人,整齐划一的做着同一个动作,场面可谓壮观无比,震撼人心,而着也是皇帝登基大典上不可或缺的规矩
“众爱卿平身”李修远嘴唇一扬,朗声道,洪亮的声音回荡在雄伟的奉天殿中,震耳欲聋
“谢陛下”大臣们忙恭声应道
“登极仪,正式开始”待君臣之间的客套完毕后,在教坊司锣鼓喧天的颂歌中,司礼太监吴亮(此时明朝的司礼太监还不是太监中权利最大的,李修远便让吴亮顶替了昌盛的职位因此吴亮既是随堂太监,同时也是司礼太监)
“己卯年(1398年)正月十七日,应天顺时,受兹明命,皇太孙朱允炆,睿哲温恭,宽仁慈惠,今克承大统,即皇帝位,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吴亮尖亮的嗓子将宣告的登基诏书唱喏的极其嘹亮
诏书一宣读完毕,文武百官们立即重又跪在地上,一边口呼万岁,一边向皇帝连拜了四拜
诏书一出,基本上就等于正式承认了皇帝的身份,意味着从此旧的统治时代离去,新一代王朝拉开序幕
但到此为止,皇帝的登极仪还不算结束因为他还需要对一些相关人员进行追风或册封等诸事宜
这只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李修远虽然不是朱家子孙,但以他现在的身份,太子标却是等同于他的父亲,所以他依照历史上的典籍,追尊故懿文皇太子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太子妃常氏为孝康皇后;尊母妃吕氏为皇太后册立妃马氏为皇后,皇长子文奎为皇太子并封皇弟朱允烟为吴王,朱允(火坚)为衡王,朱允熙为徐王
这些册封内容都是李修远早已命人安排好的诰赦圣旨,他只需命人重新照着宣读一遍便可
至此,李修远这个冒牌货的新皇登基大典,终于顺利完成李修远虽然还是一个不能见光的黑户,但至少已经有了新的身份
新皇登基大典宣告完成,文武百官们可谓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心里充满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喜悦,显然他们都期盼着新的皇帝能够带着他们走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洪武三十一年,先帝驾崩,举国悲痛今日,得众臣拥护,朕以弱冠之年,承继大统然朕虽端坐大宝之上,每每思及天下黎民苍生,便深感任重而道远是以,朕方才说出,并无它意,朕只要求诸位爱卿们能奉公守法,严于律己,做好天下官员的表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