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了。
“众卿,你们觉得卓爱卿所言是否有理啊?”李修远一改颓态,神采飞扬的回到御座上,俯视广场上的文武百官们,中气十足的振声问道。
如果从头到尾就只有皇帝一个人坚持要废除跪拜礼,即使最终政策施行下去了,却很容易遭人诟病被人挂上‘只凭自己喜好独断专行’‘君臣对立’的恶名。
而如果只要哪怕只有一个大臣愿意表态支持这个政策,就意味着此事就会从君臣之间的阶级立场对立,变成仅仅只是两者间政治见解不同而产生的分歧。
虽然在君权至上的时代,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但朝廷的官员们却是皇帝的执行者,一切政策都需要通过朝廷官员们才能施行下去。两者相互依存,谁也不能少了谁。因此皇帝最怕的,不是有人反对自己的意见,而是所有大臣们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牢不可破的铁桶,同时抵制和反抗自己。
“这……”与李修远的神采奕奕不同,原本振振有词坚决反对废止跪拜之礼的众多大臣们此时却是一脸的茫然错愕之色。
皇帝对卓敬毫不掩饰的大力赞赏,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同时也隐隐明白了,无论他们怎么反对,皇帝都早已下定决心必会将这个旨令贯彻实施下去。可是明白是一回事,要让他们就这么轻易的屈服顺从,他们实在是心不甘情不愿啊。
然而,更让他们大为憋屈的是,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在场的文武百官中已经有人开始附议皇帝与卓敬的意见,维护旧规则的统一战线由此宣告溃败。
“启奏陛下,微臣也以为卓大人所言甚是有理。废止跪拜之礼,乃我大明万千臣子之幸事,陛下圣明矣!”练子宁率先出班附和道。
“微臣也无异议。”礼部尚书陈迪紧随其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陛下圣明!”黄子澄与方孝孺也同时出班表示支持。
“陛下圣明!”
……
于是,眨眼间,君臣对峙的僵硬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逆转,偌大的奉天门广场上,唯剩下‘陛下圣明’四个字回声阵阵,响彻天地。
李修远站在丹陛之上,望着丹陛下不断高呼陛下圣明的文武百官们,再抬头看看湛蓝的天空,嘴角微扬,一抹代表着胜利的笑容在他脸上缓缓荡漾开来。
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李修远深邃的目光眺望着远方,脑中思绪翻飞,口中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