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节约嘛。”
陶海春一听,这三个部门的都是自己分管的,三个一把手也是何海松和自己的心腹,大家都是自己人,正合陶海春的心意,这样出国才有点意思,也自由一点。
“何书记,我马上去办。”陶海春眉开眼笑地接受了任务。
“嗯,手续办的快一点,最好这个月底能成行。”何海松说道。
陶海春听到何海松的意思这个月底就要成行,不由的皱眉眉头,苦着脸说道:“何书记,这个月底成行,恐怕有些困难。我们出国审批,按照规定就要二十个工作日,差不多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最快也要到下个月的上旬才能出发。”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就不能让外事侨务部门动动脑筋嘛。再说了,我们宁远的外事侨务部门也应该和上级部门搞好关系嘛。”何海松显得很不耐烦的说道,同时话里也暗示让宁远的外事侨务办公室跟临州市的外事侨务部门做做工作,尽快批下来。
陶海春当然明白何海松的意思,其实谁不想早点能去美国、加拿大转转。连忙答应道:“好的,何书记,我会关照我们的外事侨务办,让他们尽快到临州把出国考察的事办下来。”
一个星期之后,一份由宁远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上报,临州市外侨办转到市政府的“因公出国考察”的审批报告放在了临州市政府负责外事侨务工作的副秘书长于飞的办公桌上。
于飞原本只是分管党史和档案的闲职,找过陈宁之后,陈宁后来想想于飞虽然太过大大咧咧,但是毕竟以前关系挺好的。后来,陈宁也就安排于飞暂时分管外事侨务工作,总算是是有了比较实质性的工作。
对此,于飞还是很感激陈宁的。吃一堑,长一智,虽说本性难移,但是由于自家老头已经退休,于飞也不象以前那样了。对待工作也是非常认真。
于飞看到这份审批报告中写道:宁远市委书记何海松等五人拟组团于本月底赴加拿大、美国进行公务考察,考察的理由为“宁远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需要去国外吸收城市开发的先进经验。”再往下看,这份报告报上来的日期就在一个星期前。按照常规这种报告最起码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到于飞这里,之前市外侨办必须要进行审查。
于飞有些好笑,类似于这种比较虚,没有实质性考察内容的出国申请,其实就是公款出国旅游罢了。市外侨办能够这么快审查完,并且送上来,说明没有少收宁远市方面的好处。于飞心想自己又没有收到什么好处,再说按照省里和市里的有关规定,象这种报告,作为分管外事侨务的副秘书长,自己完全有权可以退回去。
正要把这份报告放到一边的时候,于飞突然想起,陈宁这段时间好象对宁远的工作挺关注的,而且上次他还亲眼看见宁远市委书记何海松从陈宁的办公室出来,看这表情好象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
想到这一层,于飞倒是不好把这份宁远市外侨办的审批报告退回去了,报告明确此次带团的就是何海松。于飞现在在临州市政府,脑门上已经刻下了陈宁两个字,如果何海松也是的陈宁的人,那自己把这份报告退回去显然是不合适。
想到这里,于飞整理了一下需要陈宁审核签字的几份文件,连同宁远市的这份审批报告,拿着送到了陈宁的办公室。
于飞自从接受外事侨务工作后,明显有了很大的进步,陈宁也挺高兴,如果于飞能一贯保持现在的工作态度,倒也可以好好培养培养。
因为以前大家在省委办都是同事,所以陈宁对于飞的态度也是挺随便的,接过于飞送过来的文件,陈宁笑着扔给了于飞一根烟,说道:“你先坐一会儿,等我看完之后,你再拿回去,省得再来来回回两头跑了。”
面对陈宁的热情,于飞虽然也是挺高兴,但也没有以前那么随便,道了一声谢之后,便规规矩矩地坐在陈宁的办公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