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求生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卷八十二回 曲折回还(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想起了什么向貂婵道:“阿秀,反正我们已经到了这里,不如你再陪我去一趟颖川吧?”

    貂婵奇道:“颖川?你突然间想去颖川干什么?”

    陆仁轻叹道:“我想去拜祭一下老郭。这里离弈儿告诉我的老郭下葬的地方并不算远,走得快些来回也就是三天。拜祭之后,我们马上就赶回夷泉去。”

    貂婵望了陆仁许久,点头道:“好吧,我陪你去。回想一下当年我们两个能够重逢,也多亏了有郭祭酒从中安排,如今离得这么近,去拜祭一下也是应该的……嗯?”

    “怎么了?”

    貂婵快步走到窗前,轻轻推开一丝窗缝向外观看。陆仁警觉的伸手去取剑,怕是他们两个出了什么纰漏被人认了出来。不过很快貂婵就转回过身来笑道:“你紧张什么?真要有什么事我会比你先取剑。”

    “那你在看什么?”

    貂婵推开了窗户,仰望天空道:“你看,下雪了。自从你到夷州之后,我已经不知有多少年没看过雪了……雪过天必晴,你想去拜祭郭祭酒,看来还真赶上了好天气。”

    此刻的许昌城中,一夜没睡的荀彧也披着棉衣站在书房门前观望雪景。身后桌几上写给曹操的书信已经写好,只等天一亮就要着人送去邺城。手头上的一件要紧事算是办完,荀彧一边看着雪景一边在思索着当夜和陆仁所谈的那些话,心中有着一份很深的疑虑与担忧。

    所谓的疑虑,是荀彧真的有些搞不懂陆仁长久以来到底是想干什么。荀彧很清楚陆仁是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同时又自知没有那种能力的人,或许占据三州之地当一个刘表那样的“自守之贼”,然后再扮演一个哪边势大就倒向哪边的墙头草会是最好的安生之计。但事实上陆仁从来就没有这样做过,夷州并入大汉版图之后,陆仁的手很快就伸向了泉州,紧接着整个交州又落入陆仁的手中,连带着士燮也被轰到海外新开了一个汶州。现在陆仁的势力范围到底有多大,荀彧根本就心中没底,天晓得陆仁是不是还有别的不为人知的海外领地(事实是陆仁已经基本上控制了整个东南亚的香料群岛)。按说陆仁如果不介入中原的诸候纷争,躲去哪个海外领地称王称霸的,相信会比中原任何一个诸候都过得逍遥自在,而且这也才符合陆仁本身的心性才对。但是陆仁显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在各方诸候之间都插一脚进去。

    初时荀彧以为陆仁这样做只是为了借诸候纷争来以商取利,但是后来荀彧知道了陆仁有一种想用自己的办法来阻制战争的打算。就实际效果而言,陆仁的做法当真有些可怕,最近三年中按荀彧的调查报告,陆仁光是从曹操的领地里前前后后就抽走了十多万的人口,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曹操与荀彧的惊吓之余,原本与陆仁之间以人口来交换物资的交易也已经全面停止,同时加大了内政方面利民的幅度来保证移民数字的逐步减少。曹操如此,刘备与孙权那里也同样如此。可是这样一来,军需方面对陆仁夷泉商业供给的需求量也上升了不少。于是这时开始,荀彧又在猜测陆仁就是想尽可能的减少中原诸候争霸的战争数量。

    直到今天,陆仁突然又冒了出来,摆出了一副大汉忠臣的样子,想和他一起阻止曹操称公与之后可能会发生的事,荀彧就真的被陆仁搞迷糊了。说实话,荀彧看得出陆仁一直以来对汉室都并不算是很重视。前前后后做了那么多有利于汉室声威的事是不假,不过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提升陆仁本身的名望而已,真要说陆仁一直在为汉室尽心尽力,荀彧是死都不会相信的。举个例子来说,陆仁当初还是尚书仆射的时候,就曾经在荀彧面前戏称献帝为“不懂事的小娃娃”,这种不客气的语调闹得荀彧当时都差点和陆仁翻脸。

    “这个陆仁到底是想干什么?平天下还是在乱天下?”

    这就是荀彧的疑虑,也是一个现代人与古代人之间思想观念上最根本的差异。

    至于担心就好说得多。荀彧回想起当初,陆仁在大事方面几乎是“言无不中”,在这方面荀彧都对陆仁有些盲从。陆仁既然赶来和荀彧说曹操称公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事,那就肯定是铁定不会错了。而且荀彧自己再从时势上面来分析一下,确实如陆仁所说的那样,自己能够拦挡得住的机会十分之渺茫。荀彧选择留下来,除去本身对曹操还有一线希望,同时追随了曹操十几年,怎么说都有些不忍相离之外,更多的到是想尽一尽最后的努力。

    只是在陆仁临去时说的一句话着实有点让荀彧心惊:“荀公,你这样做无疑是在自寻死路。你再这样不顾一切的劝阻下去,根本就是在逼曹公杀你。当然曹公在明面上不会对你动手,应该会是用其他的方面让你自尽,对他来说这样也是给你最后的几分颜面。荀公,我最后再劝诫你一句,当哪天曹公决定对你动手时,内庭中最后的汉室力量就全完了。粲儿这次我不带回交州去,就留在你的身边。当你遇到那一天的时候,粲儿会有办法救你出来的。”

    不知不觉中荀彧在门前站了许久,直到天色已经全亮,早起的侍从赶来书房打扫时荀彧才回过神来。再想想陆仁提出的那个以外部力量去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