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又是个大晴天, 原本安儿然儿是要上学去的,但因着周子善难得来一遭,小哥俩得了好好招待的任务, 云清就派人去学里替他们请了假, 于是小哥俩又得以逃学在家,不用去上课。
两日都没去学里, 凌嘉裕有点按捺不住,一大早就来了云府。
上学时间瞧见凌小五,叶峥还挺奇怪的, 问了侍从才知道,凌公子是来找他们家逃学的双胞胎的, 侍从还煞有介事带了王爷口谕, 说阿弟三位同届好友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 本王事务繁忙不便离开,就由我儿小五替父尽孝,来见见京城贵客吧。
叶峥一看凌嘉裕冷清清的俊脸, 显然没把什么替父尽孝放在心上,更没往三位朝臣跟前凑,目标明确来了他家就往后院安儿然儿处跑,这到底是是“替父尽孝”,还是奉了明谕逃学,还用问吗?
于是,叶峥家出门游玩的大军里又多了凌小五一员,其实也习惯了。
叶峥带着三位同僚参观了城外的研究基地,参观了制糖制皂工坊, 游览了踏青的山谷, 瞧了那能带人滑行的纸鸢, 回程又参观了雁云综合学院,坐了观光云梯,在云梯的观景台上,将整个雁云城收入眼中。
三人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头的淡定,那心里的滋味简直是没法说。
来的时候还十分有优势地抱着慰问可怜被放逐偏僻之地的叶弟的心情,这到了地方才知道——乡巴佬竟是我自己!
这一夜,周纪明翻来覆去没有睡好。
他乃是这个年代最正统的寒门读书人想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他用科举证明了自己,在一众才子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金銮殿上点状元,天街簪花跨马游街,不是不意气风发,满腹青云之志的。
抱着大干一场的想法,他进了人人羡慕的翰林院清贵之地,在里头一待就是三年,每日做的都是些案头琐碎工作,到点应卯到点回家,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这时才知道,状元榜眼探花不过是个起点,就算是状元,固定三年也出一个呢,等当了官,蹉跎几年一事无成,谁还记得你是xx年xx届的一甲榜首?
在翰林院里,只要做好本职工作,没人会催你干什么,一切全凭自觉,翰林院也很少裁员,只需通过三年一度的翰林考校,通过了就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