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行。
有些人不知道,但也有很多人是知道的,建议搬迁万顷仓和通州府衙的人,便在诚运做事,名叫秦向儒。
也是这个秦向儒,预测了通州四月份的水患。
虽然四月底发生的那次水流冲击,并未达到水患的程度。
但的确有很多货船,在那次冲击中沉没,好多船家因此赔的血本无归。而诚运和货船和投递业务,却成功避开了那次水流冲击。
在各种人聚焦投递行时,他们赫然发现,京城投递行在城北又租了一家小小的店面。
这家店的匾额上写着“京城投递分号”的字样——诚运又在京城开了一家分号。
同时,在京城周边的十二个县城和镇子,也分别有了署名诚运投递的加盟店。
在这种注目中,诚运投递在京城及周边的生意,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年关渐渐临近,生意渐渐红火起来。
京城的权贵门第、乡绅富豪、小富之家,这一年的年货,置办得分外齐整。
南方的各种土仪特产、帐幔绸缎、各种摆设器具,甚至干果炒货,源源不断的从各地投递行辗转,送入京城各家各府。
十一月底,皇宫的养心殿内,皇帝正和参知政事陈牧下棋。
皇帝沉吟片刻,落下一粒黑子,用很随意的口气说道:“听说,诚运那个袁冬初,九月中才回到京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开办了若干投递分号。
“还听说,京城和周边的富户,已经开始接到投递行代购的年货了。”
陈牧捏着一粒白子,正琢磨要放在哪里,试了好几次,都没选好落子的地方。
听到皇帝询问,暂停了思考,答道:“是呢,诚运的行动很快。
“袁冬初去通州参加一个熟人的婚礼。就在那几天,他们定下,要把京城和周边地区年底的通信、以及代购年货拿下来。
“袁冬初回来便开始筹备,因为有通州总号调过来的人配合,很快就开启了十二家加盟分号。”
皇帝看起来已经熟悉了“加盟分号”这个词,转而问道:“他们那个叫诚运南北的河运行,不知运力如何?”
这个事儿陈牧是知道的,他答道:“诚运只有二十条船,其中十二条是大型货船,其余都是中型的。在大河上,他们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