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匾,看着就是哪家生意开业的样子。
关键是,附近没有新开业的商家。
就这样,袁冬初和投递行的一众伙计员工、以及远远近近看热闹的人,都望向渐渐走过来的队伍。
待到一行人走近,袁冬初这才看出点倪端。
前面走着的两人不太对劲的样子,两人穿着一样的衣裳,而且那个年长的面白无须。
皇宫里的太监吗?
再看两个太监身后,四个人抬着一块匾,上面也蒙着红绸。就这样,在锣鼓喧天的喧嚣中,走到投递行门前。
这个……怎么回事啊?
袁冬初瞬间就开始遐想,不会是皇帝给她这小店御赐了一副匾额吧?
说起来还真有这种可能。
不管怎么说,能让陈子更拍皇帝马屁的、那么辉煌的四个句子,出自她袁冬初之口。
来者果然就是宫里的太监,他们身后的几个人抬着一块牌匾,还有若干随从,齐齐站在正打算开业的投递行门前。
袁冬初眼睛发亮,果然就是赐匾的吧!
以后一定没人敢找投递行麻烦了。不但京城分号无忧,其他投递行说不定也能沾点光。
一大一小两个太监特别有派头,年长的那个,抖开一卷明黄的锦缎,高声叫道:“诚运投递袁冬初听旨。”
真是皇帝有旨啊。
一句话,惊醒了所有或遐想、或发呆的人。
不但袁冬初和投递行的人疾步上前,跪倒在地,周围看客也呼啦啦跪倒一大片。
中年太监高声颂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通州袁冬初,蕙质兰心,钟灵毓秀。创办投递行南北通达,利国利民。
“今赐京城投递行开业匾额一副,以兹鼓励。
“钦此。”
圣旨内容简单,寥寥数语,但带给人们的冲击却大。
袁冬初在懵懂中听了圣旨的内容,被身侧跪着的陈嬷嬷拽着衣袖提点,这才醒悟过来,忙着接过圣旨。
起身之后,客气的请两位公公进店里坐,一面又给程掌柜使眼色。
程掌柜久居京城,又在大银楼做事多年,经见过很多权贵富人。
这时得了袁冬初的示意,也是热情招呼两位公公,一边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