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福运小娘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9章 往庆州送货(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的敏锐。

    同时,顾天成对投递行的发展也有了紧迫感。

    相比墨水这么快就研制出来,蘸水笔的制作更加简单,应该很快就能囤积一定数量。

    按照袁冬初和廖清溪的构想,为了减少仿制的可能,蘸水笔一经推出,就要形成大范围的覆盖面和库存。

    各地都有蘸水笔供应,而且没有缺货,别家无利可图,自然也就断绝了仿制品的出现。

    在蘸水笔生意没有足够销售量和盈利时,各地的投递行就可以作为代售点,形成前期的市场覆盖。

    根据投递行的代购优势,还有投递员跑街串巷的特点,能够为蘸水笔做足够的宣传。

    嗯,就这么定了!

    他得尽快赶回建州,把建州的投递行充实起来,并在相邻的弘州府建立州府级的投递行。

    人员安置可以少一点,不求短时间扩充,先把弘州府的收揽和投递业务打开就行。

    接下来,弘州的蘸水笔代售点也就顺理成章的有了。

    年后在南边稳固各地投递行,漆器起了很大的作用。

    既然可以利用漆器,和各地权势之家建立一定的联系。那么,蘸水笔同样也有这样的作用。

    而蘸水笔和漆器最大的不同,蘸水笔算是自家生意。

    虽然廖家在其中占了五成股,但顾天成看得开。廖家给予蘸水笔生意的,是强有力的保护。

    天下银子多了去,难道还能让自家全都挣了不成?

    就算他真有那个本事,他也没那个胆子啊。天下是皇帝的,他顾天成把天下银子都赚到自家口袋,有命花吗?

    所以,顾天成很喜欢这样子。他一家生意,连拉带扯的有很多不同的人参股,牵扯了好多人的利益,这样的生意才能做的稳当、且长久。

    再过一日,顾天成大早先把袁长河所在的三艘货船送离码头。他自己也拜别顾母,带着星辉,随意搭乘一艘船,赶往建州。

    袁长河这趟货挺急,他自己也赶着去见闺女。

    从年后袁冬初离开牧良镇,他只在闺女转去通州途中,落脚牧良镇码头的时候见过一面。

    这如果不是通州有投递行的正经落脚点,去庆州又是和卓家大太太同行,他是断然不放心的。

    即使这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