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福运小娘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7章 顾天成不打算这么做(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如今的曹大人,偶尔和周边知县打交道时,腰板都是挺的笔直,非常有底气。

    他管辖的易水县,人才济济,会越来越繁荣。

    人才济济这个认知,指的就是顾天成和秦向儒。

    这两人,一个在一方小镇上筹办了河运行和投递行。一方面增加了易水县衙的税收,一方面因河运和投递用工很多,很是解决了一些人的吃饭问题。

    在曹大人眼里,顾天成这个年轻人有志向、有算计,而且还有魄力和冲劲。孙氏和连茂才都知道沐州码头已经在顾天成手中,又哪里瞒得过曹璋?

    结合着前些日子,京城专门派人巡查坪州和沐州的投递行,曹璋心里就更有底了。

    连皇帝都认可的买卖,只要诚运自己不作死,诚运投递这个民间信局,一定是做稳了。

    至于另一人,也就是秦向儒,曹璋同样很看好。

    不单单因为他是秦睿的儿子。

    在诚运,这位秦公子是诚运的主要管理人员,船只维修基地的修建便是由这位主管。

    更关键的是,他前段时间从通州回来,带回一个大规模的作坊。

    从衙门报备内容来看,这个作坊要做的是墨水。

    至于为什么是墨水,而不是墨条,曹大人并不关心,而且他也关心不起。

    这个作坊有通州廖家有近半的份额,作坊不愿多说具体原因,曹璋自然不会多问,

    所以,曹大人只等这个作坊尽快出货,县衙就能再有一笔税收。

    而且作坊做的是墨水而不是墨条,也说明易水县境内,出现了一个大齐朝独一无二的生意。

    曹璋能看出,秦向儒虽性格温吞,却是个做实务的多面手。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才干。

    再加上,秦睿眼看就要成为学问大家,秦向儒作为秦家公子,曹璋认为,自己一个小小知县,有机会早些交好,那是自己的运气。

    顾天成几个作为牧良镇的当地人,自然要做好地主之谊。

    他们恭送曹璋和县城官吏、以及一众乡绅回城。看着这些人一个个上车的上车,上马上马,一个颇为壮观的队伍消失在视野,三人这才回转,去忙自己的事情。

    诚运去年建的那座二层办公小楼,如今顶了大用。诚运的管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