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
连茂才也是听了一头的冷汗,一个年轻妇人被扔进大牢,身边没一个亲人,简直就是肉在砧板。
能全须全尾的回来,已经是福大命大。
第二天,身为一家之主的连茂才没提庆州的事,却是叮嘱连巧珍,若需要办事,尽量安排下人去做,近期少出门。
遇到难事他和两个儿子可替她出面,大不了退上一步、吃点亏,事情也就过去了。
连巧珍很痛快的答应,的确也是吩咐了赵掌柜带两个人去易水县,寻找可以开食肆的店面。
但实际操作,依然像之前那样:赵掌柜看铺面,只是处于海选阶段,最后拿主意时,还得由她出面定夺。
在这件事情上,连巧珍和孙氏都挺着急。
连巧珍是急着赚钱,做尽可能多的积攒,做明年扫货的准备。
而孙氏犯愁的,却是家里的吃用。
家里一下子多了好多张嘴,前日刚买的米面,搁她家怎么也得吃大半个月。可连巧珍这一回来,才两天,米面直接下去一小半。
再不想办法,眼见得就要把家里吃空了。
对于赵掌柜来说,找房子这事儿挺简单。他只负责和牙人接触,告知己方的租用条件。
至于最终选择,那是主家的事。
跟随连巧珍时间不长,但他们这些当奴才的,已经很了解她的性情。
遇到这样的主子,虽然对下人管束严格一些,但做事儿却不需要担什么责任。下人们只负责屏气凝神,照吩咐办事就好,都不用动太多脑筋。
就拿租房子来说,赵掌柜的办事效率极高,找牙人把自己的条件一摆。牙人寻着手中资源,领他挨个看过符合条件的房子。
赵掌柜只需把特别不像话的撇在一边,剩下的通通报给连巧珍,由她来做正式筛选。
赵掌柜做事效率很高,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在易水县看好五个店面,回来报给连巧珍。
牧良镇的店面还没看,这边可以放一放。
连巧珍的计划,趁着现在人手多,尽快把易水县的两个食肆开起来。生意做稳之后,再去牧良镇张罗。
隔日大早,连茂才和两个儿子离开不久,连巧珍也整理停当,带着香莲和两个粗使婆子,由赵掌柜引领,也是往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