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卵的苍蝇。
蝇蛆会最先从弹孔内部的创道孵化,啃食创道周边的血肉。
时间一长,肉都要让蝇蛆啃完了。
那这块肉上的弹孔,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即使中弹部位的血肉皮肤还没彻底啃干净,就像现在这具尸体一样,还能从那残存皮肤上看到弹孔。
那这些弹孔也早就因为血肉腐败和蝇蛆侵蚀而变形、扩大,形态发生了变化。
看着不再像弹孔,更像是蛆虫啃食出来的虫洞。
“如果现场留有死者的衣物,倒是还能凭借衣物上面的弹孔来鉴定枪伤。”
“但这次的案子,死者身上”
死者身上根本没有衣服。
不仅是没有衣服,死者的证件、手机、钱包,这些随身物品也一件没有剩下,似乎全都被凶手给带走了。
现场只留下了一只空运钞箱。
还有这么一具腐败得让人难以辨识伤口的无名女尸。
“现场没有发现死者衣物。”
“霰弹弹孔又很容易与蛆虫侵蚀混淆。”
“而这胸部肋骨的多处粉碎性骨折”
“也的确有可能是徒手打击造成的。”
“如此一来,出现误判倒也情有可原。”
林新一说着说着,倒是对那位误判死因的同行产生了些许理解。
但他还是留着几分不满,因为:
“霰弹轰击造成的粉碎性骨折,和徒手打击造成的粉碎性骨折,其骨折形态在细节上肯定是不一样的。”
“只要仔细观察耐心分析,二者分辨起来也绝不算难。”
说着,林新一又拿出一张死者肋骨部位的特写:
“这几处粉碎性骨折都不是普通的骨折,骨折处都伴随有一些不起眼的类圆形骨质缺损。”
“而这种类圆形的骨折缺损,就是霰弹铅丸穿过人体时在骨骼上留下的痕迹。”
“再仔细观察这霰弹铅丸的分布区域大小,结合其弹丸没有留存人体,而是全部凿穿胸部、从后背穿出的事实。”
“不难证明,凶手是在一个比较近的距离上,对着死者前胸部位开枪的。”
“所以这些铅丸扩散分布的面积不是太大。”
“而且弹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