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子女各个都有本事,各个都不在身边,反观她的儿女,将来不也是如此吗?
甚至她比郑家人还惨,因为有两个还是军校生,郑家当医生的忙成那样,老三将来肯定也是不着家,老四吧,读个书都能跑到南方去,将来更是指望不上。
有四个儿子,焉能再去指望两个女儿?
女儿都要外嫁的,嫁的近还好点儿,远嫁的更是什么也顾不住啊!
那些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的,赵青青不认同,至少,她已经知道,儿女越有本事,老人越是守不住。
反而像丁建新丁建成这样的学渣,才是最终守在父母身边的。
这么一想,赵青青也没那么纠结了,与其纠结这个,还不如希望子女都有所成就,天天拴在自己身边,像什么话?又不是妈宝男,妈宝女。
一提这两个词,赵青青就忍不住笑,这还是丁薇给他们普及的,她听完之后,也是真心觉得儿女还是有本事的好,十八岁以后的成长,归属于他们自身,父母还是少掺和的好。
这管得多了,儿子产生了依赖,事事都不离妈,日后还不䞍(qg)等着被人笑话啊?
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做一个有距离的婆婆,需要她了,她就去,不需要她了,她离得远远的。
但她可是有四个儿子啊,而且年龄相差也不是很大,万一将来一起结婚,一起生孩子,她给谁带呢?
这个问题,她想到丁薇给她出的完美主意。
“那就谁都不带,给钱,妈,你放心,将来你作难的时候,我会帮你的,这钱你也不用担心,不够了我给你出。”
赵青青也听出来弦外之意,将来四个媳妇,要想一碗水端平,那就谁都不带娃,给钱,钱到位了,什么都好说,正因为她把这话听进了心里,如今才会想方设法的去挣钱,谁也不嫌钱多啊,钱多了好办事不是?
丁薇在村子里待了五天,连县城的家都没回,直接收拾了几件衣服,就被爸爸骑车送到了汽车站,因为家里的公交车是碰运气才能坐上的,有时候一天也不发一趟,毕竟这个年代坐的人少,大部分人宁愿步行,也不会去坐,所以一辆车可能跑的地方远,除非坐车之前问清楚经停是否,否则等了也是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