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
就目前来说,爸爸的工作还是不错的,退休之后会有退休金,不说多了,顾得住父母日常开销是没丁点问题的。
现在他们一个在县城当工人,一个在乡下种地,买房子似乎真的用处不太大。
八十年代就已经有商品房了,但真正兴起是在九十年代,到了那个时候,她也才二十多岁,正是拼搏的时候,家里买不买倒也无所谓,因为目前看来,的确没有买的必要,与其折腾一套房子,还不如买辆自行车,至少这样不会将家掏干净。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买房子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关乎一家老小的大事,不单是你自己家,就连你的邻居,亲戚,同事,还有领导阶层的,那可都看着呢,你说你买个小的掏光家本,也没什么卯用,你买大的吧,就算真能凑到那笔钱,这么多人盯着,谁会愿意你过的比自己好?大房子的邻居是谁?肯定都是单位领导层的啊,你以为人家乐意跟你做邻居啊?
社会阶层为什么分三六九等?你该是什么层次的就在那个层次上靠着,突然一跳几个层次,谁会乐意祝福你?
不管哪个年代都不缺给你穿小鞋的小人,宁愿被他们瞧不起买不了房子,也不能让人家觉得你家里巨有钱,三千块钱说拿就拿出来了,这是农民?这是刚转正的老职工的水平?
闹不好人家还会调查你的金钱来历。
越想,丁薇越觉得父母的话正确,他们考虑的更完善,她也是以前世界里有底气惯了,如今仔细想想,还是觉得在九十年代之前,还是脚踏实地点的好。
于是丁薇默默的将这个事儿放在了心里,不再去想这件事。
等到了阳历6月份,爸妈同时忙了起来,二哥周末也不回家,一直待在学校复习做最后的冲刺。
小学生都放了麦假,三哥马上就要小学毕业,麦假和四哥一起去地里帮妈妈挣工分。
丁薇大热天带着丁香去薅猪草,捡柴火,吃饭都在大食堂吃,农忙季节基本家里都不开火,因为做好了饭都会送到田间地头,短暂休息就要加入抢收的行列里,这个季节天气瞬息万变,谁都不敢掉以轻心,甚至晚上一起风,就得赶紧往里面跑。
爸爸厂子也是,天天接到修机器的单子,有拖拉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