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38】陪葬女种田记66(完结)(3/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水充盈,原本想准备的母羊也没有买到位,月子只坐了十五天,光嫂子也生下了她的大闺女,剩下的日子里都是卫赢寸步不离的守着她,雨生在方便的时候进来帮忙,两个男子汉从什么都不懂,最后变得干啥都很老练。

    这个月子她更是坐了差不多百天之久,知道孩子满白天,卫赢才和光子重新出发前往吕宋岛。

    白荷接下来的日子就变成了一边带娃一边刺绣侍弄前后院子。

    而他们的红薯土豆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已经蔓延到了周边几个村子。

    孩子半岁的时候,终于惊动了官府的人,白荷以妇人不便为由,将自己的弟弟叫回来全程解说。

    雨生已经通过了童生试,有文化,十岁的孩子有白荷悉心教导,那是一点就透,即使在官员面前,也显得不卑不亢,解说到位,纷纷赞誉他少年有为。

    大概经此影响吧,小小的少年从这个时候开始立志,将来一定要往农业方向发展。

    有了官府的推广,红薯和土豆的种植开始在整个闽南蔓延,甚至凭借这边气候温暖,可多季节种植的特性,将果实进贡到朝廷,开启了一拨红薯的美食之旅。

    白雨生在十二岁那样考上了秀才,从此以后就跟开了挂似的,一路从县城到府城甚至到最后的京城求学,所拜师傅也是越来越有名气,最后考上了状元,成为白荷心目中当之无愧的金科新星。

    而他也亦如儿时起誓那样,最终选择回到闽南,开启了他的农科之路,在姐姐的指点下,成为颇有名气的农业专家。

    卫赢和安小光这对黄金搭档,一个守在吕宋岛,一个守在闽南,生意越做越大,成为整个闽南地区,最为有名的跨海商人,所积累的财富也是多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但是这个商人却和别的唯利是图之人不同,反而将这些钱投资到中原地区,帮助当地困苦的老百姓度过一次又一次的灾情。

    这个过程,也离不开中部颇为有名的地主大户崔翔的帮忙,每次遇到灾情,基本都是这位地主老财倾囊相助,他们一个出钱,一个出粮,愣着救万民于水火中。

    而崔家、卫家、白家、安家这四户人家,也在当地的农耕纪要史上留下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尤其是白雨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