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指责谩骂的,你这不是给自己挖坑是什么?
沈柏杨是栋梁之才,还是小皇帝的老师,可小皇帝却恨他恨得牙痒痒,以至于沈柏杨死后,不仅对沈家抄家流放,还将沈柏杨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也一同给毁了。
从沈清的记忆中总结的话,汤圆觉得,沈柏杨倒霉就倒霉在当小皇帝老师这事上。
生性严肃的沈柏杨对小皇帝这个特殊学生照样不假辞色,管起他来比明穆宗还狠,弄得这位童年的小皇帝,一早就对其产生了心理阴影,最终在他死之后来了个大爆发。
最让小皇帝耿耿于怀,记挂于心的就是在他九岁那年,在讲筵的时候读《论语》,一时口误将“色勃如也”的“勃”误读成“背”,一旁的沈柏杨听见后,立刻犹如陪孩子做了几个小时作业后失去耐心的家长一般,大吼一声:“这个字读勃”,吓得童年皇帝悚然惊起。
若说他只在课堂上严厉也就罢了,偏偏下课后小皇帝依旧摆脱不了他的恐怖阴影。
童年时候的皇帝顽皮好动,浑身散发出孩子爱玩的天性,但小皇帝的母亲太后娘娘却是一位教子严厉的“虎妈”。
只要太后见到其贪玩又或是犯了丝毫错误,保准把他喊来参加长跪不起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还不忘说一句经典的台词:“这件事我得告诉你老师沈柏杨先生!”
一来二去,小皇帝听见沈柏杨这三个字简直形成了条件反射,不由自主地便将这个名字和恐怖气氛联系在一起。
而沈柏杨则一心想要“严师出高徒”,想靠着严厉管教培养个千古明君出来,根本没意识到他和小皇帝之间的界限。
若沈柏杨泉下有知,只怕也会痛哭于九泉吧?
聪慧如沈柏杨,或许早在锐意改革时,便知道这是一个必死之局,但以一人兴衰换数年国富民安,他做了,救国图强,虽九死而不悔。
若说遗憾,或许是沈柏杨想到了全部的剧情,单单没想到这出清算大戏的终极导演,便是他最疼爱的学生。
因为在他死后不久,皇帝便以雷霆之势展开了对沈柏杨乃至他身后的沈家,进行了剥削甚至压榨似的清算。
可叹这位大金改革的奠基人,终落得削尽宫秩,抄家籍没的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