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823】饥荒年代64(祝大家除夕阖家团圆)(4/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进入1984年,猪肉每斤175-19元,豆腐每斤他们家卖8分钱,买两斤收一毛五,且不要粮票。

    这和市场价7分钱并收2两粮票对比,还是便宜的,老百姓自己也会对比,所以即使三哥三嫂出去卖豆腐和豆腐脑,家里也有老太太和老爷子帮忙过秤收钱。

    至于豆腐脑,加入各种调料后,卖五分钱一碗,所谓三轮车,是叶欢画了图,找人专门进行改造的,铁架子焊的特别结实,后面放一个装豆腐脑的大桶,前面摞起豆腐板,三哥蹬一会儿,三嫂换着蹬,不蹬的时候,就坐在后面的架子上。

    这辆车做下来,花了二三百块钱,贵是贵了点,可是很实用,比他们俩蹬自行车出去折腾强的多。

    有了电动的磨盘,就节省了很多力气和时间,平均每天他们能做四五百斤的豆腐加豆腐脑,豆腐也分老豆腐和嫩豆腐,算下来每天能卖三四十块钱,看起来不多,可是对于一个月能挣三四十工资的年代,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而且三哥三嫂也比较沉得住气,这一天五百斤,已经是体力的极限,所以他们不求多,慢慢来过渡,已经是极好。

    叶欢想到自己空间的水果,三哥三嫂的板车上似乎也能卖,于是她开始积攒水果。

    1984年夏季,北京市一等西瓜最低保护收购价格每斤007元,最高零售价不得突破每斤025元。

    叶欢空间里的西瓜又大又水嫩,按照每斤一毛钱的价格卖给三哥三嫂,因为她卖的这个季节是4月份,可是没人能卖西瓜,他们卖的是个先机,自然贵点也没关系,但也不能太贵,不然就没人买了。

    天已经回暖,整日走街串巷,自然会看到孩子们,她家西瓜都是沙瓤的,把他们切成一块一块的,整整齐齐的摆放到玻璃缸里面,按照三分钱一块儿,五分钱两块的价格卖出去,这么大的西瓜,一块钱的成本,不说赚的多,起码能卖出两块钱的价格吧?

    越是早出来的西瓜,卖的就越贵,贵的时候两毛五一斤,一个西瓜少说也得七八斤,十来斤吧,能花两三块买一个大西瓜的自然不缺钱,但缺钱的人家肯定比不缺钱的多,所以她这么一分开,孩子们买上一块尝尝味道,几分钱还是有人负担的起的。

    除了西瓜之外,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